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2022年上半年枣庄市财政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来自: 时间:2022-08-11 10:57:20

8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2022年上半年枣庄市财政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数说枣庄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也是市财政局专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庆丰先生,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中礼先生,市财政局国库科科长党启宝先生,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孙中玉女士,向大家介绍2022年上半年枣庄市财政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王庆丰先生,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王庆丰:

同志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财政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上半年财政运行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快就是大局、干就是担当”意识,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以及政策性减收与刚性支出增加的困难挑战,经过不懈努力,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是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4亿元,完成预算的58.3%,较去年同期增长7.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5.6个百分点,收入增幅从4月份连续3个月居全省首位,收入总量实现位次前移。

二是收入结构处于合理区间。不折不扣落实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全市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4.6亿元,其中市及市以下承担10.94亿元。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等重点税收领域的税源控管,税收收入完成62.67亿元,增幅居全省第2位。

三是支出结构更优化。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全市民生支出完成124.7亿元,占比76.7%,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采取有力措施压减开支、降低成本,新增财力持续向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倾斜,让发展成果、改革成效惠及全市人民。

四是财政支出进度加快。严格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加快直达资金支出进度。上半年,全市直达资金规模73.94亿元,已支出44.23亿元,支出进度为59.8%,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89.84亿元,比去年新增10.94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全部发行完毕,并完成支出57.2亿元,支出进度为63.7%,有力支持疫情防控、水利、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保障、污染防治等领域的80个重点项目建设。

财政运行指标的稳中向好,得益于“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的纵深推进,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效果的最佳体现。上半年,市财政局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把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旋律,持续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产业加快转型,强化要素支撑。持续优化政策服务供给,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40条”“财源建设20条”“国企改革发展13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0条”“建筑业高质量发展9条”等若干措施。推动设立锂电产业基金、“专精特新”基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达到90.79亿元,累计投资项目26个,集聚更多优质资源。二是聚焦重点工程建设,加大资金筹措。累计筹措资金70.63亿元,其中今年以来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1.63亿元,有力保障了双子星城市综合体、枣庄科创园、世纪大道、西城区水系水环境治理、枣庄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平稳实施,加快市驻地扩容量、聚人气,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区。三是聚焦融资难题破解,创新工具运用。设立规模2亿元的“枣庄市抗疫企业风险过桥基金”,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费率、高额度、长期限、简手续的应急转贷服务,上半年已累计放款5370万元。四是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实施流程再造。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求政府采购主体意见建议,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推行政府采购“三员”制度,切实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涉企奖补“免申即享、即申即办”,上半年,累计兑现3656万元惠企奖补资金高效直达市场主体。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持续抓好预算收支管理,强化资金支撑保障,推动财政政策和财政服务效能提升,为稳定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众日报记者: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请问市财政局当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抓好政策落实、保障经济稳增长呢?


孙中礼:

今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部门作为经济综合部门、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主动作为、迅速行动,研究政策、吃透政策、配套政策、落实政策,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援企稳岗,精准扶持市场主体。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政策,在已落地制造业等6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基础上,按照国家要求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通过加强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金、科学调度库款等方式,足额保障退税资金需要。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财政金融政策,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市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达到4亿元,风险补偿资金规模达到5000万元。支持担保机构业务拓展,今年上半年,新增担保企业50户,担保金额2.3亿元,综合担保费率1.26%,实现降费 171.06万元。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和价格扣除优惠幅度,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5%,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提高至10%—20%。上半年,全市政府采购合同金额6.45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被授予合同6.14亿元,占比95.2%。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实施到2022年底。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拓宽失业保险留工补助受益范围,由中小微企业扩大至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所有参保企业。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目前已累计返还7035万元,惠及5471家企业。推动降低市场主体成本,今年,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位于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市)内的延长至6个月。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354家已减免房租1016万元。

二是扩投促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梳理未完成的政府投资项目,推动加快资金支出和使用。扩大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新增领域专项债券的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利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等,围绕“6+3”现代产业进行重大股权投资,支持重点项目、头部企业迅速膨胀,形成产业集群。积极促进消费回升,联合商务部门制定了《枣庄市惠民消费券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促进汽车、家电、购物、餐饮领域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截至目前,已拨付资金1339万元用于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9亿元。

三是筑牢屏障,有力有效防控风险。夯实“三保”保障责任,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三保”支出放在首位,最大程度下沉财力,优先保障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上半年全市“三保”支出115.33亿元,执行情况总体平稳。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油规模种植补贴、政策性保险等政策,支持完成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备任务。加强退税风险防范,密切跟踪资金下达使用情况,积极配合税务等部门,依法严惩偷税、骗税行为。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严格执行专项债券负面清单管理要求,加强穿透式监测,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请详细介绍一下留抵退税政策以及上半年的实施成效。


党启宝: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通过改变期末留底税额“返还”市场主体的方式,将结转下期抵扣“提前”为直接退还给纳税人,借助资金流入的“时间差”,将本应等待下期抵扣的资金提前输送到企业手中,能够间接为企业发展生产“补血”,帮助企业减负纾困。

政策内容方面,今年,国家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自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下称“制造业等行业”)6个行业,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6个行业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即这些企业的存量、增量留抵税额均按100%全额退还。自7月1日起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7个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

政策落实方面,市财政局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把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全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密切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全力以赴加快留抵退税实施进度,确保市场主体充分享受退税政策红利。工作机制上,我市调整了枣庄市减税降费工作专班,成立了枣庄市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小组,市财政局联合市税务局、市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了《枣庄市落实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工作方案》《枣庄市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方案》等,明确责任分工,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小微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微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5、6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确保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今年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在此基础上,大幅提前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将中型企业退税由三季度提前到5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大型企业由四季度提前至6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确保政策效应在上半年集中释放。资金保障上,建立留抵退税资金日报制度,组织数据测算,科学调度库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留抵退税补助资金,市级不留,全部直拨到区(市),保障基层留抵退税资金应退尽退、快退快享。

总的来看,4月份以来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有力,助企纾困成效显现。据税务部门统计,4-6月份,全市已有21.9亿元退税款退付到2305户纳税人账户。在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共2109户,占比91.5%,共计退税6.3亿元,占比28.8%。资金流入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注入现金活水,为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提供了强劲动力。

枣庄广播电视台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请问财政部门在筹措民生资金、保障民生支出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中玉:

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理财为民”根本宗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一是做好“筹钱”文章,民生资金投入持续加大。一方面,在“拓”上下功夫。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上半年共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11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02亿元的额度。积极争取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5.17亿元,其中中央级资金5.03亿元,为历年来最大规模。收回市直单位以往年度存量资金预算指标4174.6万元,做大民生保障的财政资金“盘子”。另一方面,在“压”上下功夫。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编制三公经费预算,着力压减非必需非刚性项目,今年市级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下降17.1%,集中财力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和重点领域。

二是做好“用钱”文章,民生保障重点更加精准。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上,支持落实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90%。发放各类稳岗稳就业资金2.05亿元,覆盖2970家企业12.39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城乡公益性岗位上岗1.5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带动就业3775人。在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上,加强资源统筹和资金保障,全市教育支出完成 38.61亿元,增长26%,是全市支出规模最大的科目。拨付专项资金3412万元,对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给予补助。在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上,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待遇水平提高5%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610元、84元。支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九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提高10%以上。在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上,重点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传染病救治等重点项目建设,筹集资金2.9亿元支持市疾控中心迁建、市王开传染病医院改扩建、市中医医院建设。在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上,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5.92亿元,用于库区移民直补、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耕地地力保护工作。发行专项债券资金11.55亿元,支持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上,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8.99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41159户、2102户,发放租赁补贴599户。

三是做好“管钱”文章,民生资金管理更加有效。聚焦强化制度建设,常态化实施民生资金直达机制,严格落实民生资金有关管理办法,规范使用每项民生资金。截至目前,共有26项民生资金,共计50.4亿元纳入直达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聚焦强化基础管理,对城乡低保、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惠农补贴发放等直接涉及城乡居民个人的资金,坚持实名制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真正用在群众身上。聚焦强化绩效评价,始终把民生资金绩效作为重要管理目标,着力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最大限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今年,市级财政对62个民生项目,共计23亿元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促进民生资金提质增效。